1411 版序言

明朝永乐年间编制马氏族谱的序言

自古以来,知道国家发展的历史,不可以不记述下来,如果从古代就没有历史记载资料,那么,我们的后代人就会不知道从前人们的兴盛和衰落,以及人的品质的好坏。然而,我们普通的百姓家族和国家是同一个道理,一个国家不可以没有国家发展的历史记载,一个普通的百姓家族怎么能没有族谱呢?先辈有学问的人说,明白了古代的法制的人,就可以治理天下,要做到天下大治,一定要依赖于明白古代的法制。族谱的编制真是一个要着急办理的大事情啊!我们马氏家族本是古代伯益的后代,周赧王四十九年,强大的秦国进攻赵国,把赵国围困起来,奢率领部队击退了秦国的部队,赵国封奢为马服君,于是,以后奢的后人就以马氏做为姓了。后来,赵国灭亡了,马氏族人迁移到咸阳,自从秦朝和汉朝以来,我们马氏家族里,出了很多事业有成,声明显赫的大人物,象木宗就是东汉伏波将军的后代,唐德宗时,又有一个壮武公明讳叫燧,他打败了田悦,平定了河中,居住在汝州,他的孙子继承祖父的事业,做了殿中少監的官职,当时的大文学家,同时也是朝廷大官的韩昌黎,亲自给他写了墓志铭文。后来孝宽公遭遇了灾难,迁移到了浙江东边的茅山,看到这里水源充足,土地肥沃,于是在这里安了家,后来又传到元演公,在宋理宗宝祐年间考取了进士,他的长孙子允祥,一生共生了三十儿子,大儿子大贞公,原来居住在茅山,二儿子大有公,三儿子大显公,就是我们马氏家族光溪分支的祖先啊!在元朝皇庆的第二年,大有公做为浙江舟山以东的巡司,任职年限已到,回家休养,带着弟弟大显游山观水,仔细看到这里山川景色优美,于是就和各位弟弟商量说,山川秀丽,一定会人材辈出,这个小镇的民风淳朴,在这里居住,就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做长远的考虑,并且离我们原来的居住地也不远,为什么不可以在这里居住呢?于是兄弟们互相出山钱出物,在镇江桥南北定居下来,当时是元朝延祐五年的秋天,从这里开始马氏家族人丁兴旺发达,人们和睦相处,相亲相爱。只是,可惜的是我们的马氏族谱,由于多次遭遇战争动乱而毁掉了。如果到现在还不编制我们的族谱的话,那么,我们的后代人就会晕头转向,不知道我们姓氏的由来,也不知道我们马氏家族内的分支派别,长幼尊卑等等,编辑制作我们马氏族谱的人们,不怕编辑任务的繁重,在我们马氏祖先的保祐下,都对编辑认真细心,反复核实,力求使我们的马氏族谱各项记述没差错,各分支派别等明确清楚,力求使我们马氏宗族的先辈们的,兴旺衰落以及人品的优劣清楚的传给后人。希望我们马氏家族的后代人,以后要把我们的马氏族谱编制的更好,这就全指望我们马氏家族的贤良的子孙啦!我们马氏族谱编制好以后,我写了这个序言,把它放在族谱的前面。

明朝永乐年间辛卯年冬天

马氏家族的第八世孙子明吉谨慎地撰写

1.0016A——1.0016B